道讯
-
【01004】中华道藏
《中华道藏》是2004年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图书。《中华道藏》的编纂是继明代《道藏》之后,近五百年来中国首次对道教经书进行系统规范的整理重修,被列入“十一五”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,于2004年出版发行了精装版。 《中华道藏》在承载道教历史和信仰内容的同时,也包含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、科学技术、社会风俗、伦理道德、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文献资源。 《中华道藏》在以明代《正统道藏》、《万历续道藏》为底本,保持…
-
【01066】六壬图像
六壬是占卜术的一种。此《六壬图像》是一套孤本书。全书共二十四卷,分为:十二时辰,十二月,每卷均有12幅工笔重彩方位神煞画像,画像后是解释占卜的内容。此清彩绘钞本,现藏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亚图书馆。 我们常说”扭尽六壬”,当中的六壬可能就是这本书所言的六壬术数。六壬是由《易经》演变出来的术数,是占卜术的一种。按照占卜的时辰、方位计算,得出一位代表人物,再翻查占卜之事的签文,得出所求之事的指示文字。 …
-
【1001】白云观与《道藏》的收藏整理,国家图书馆藏,正统道藏,万历续道藏
《道藏》是道教的经书总集,它是北京白云观的珍贵宝藏,历经失传、再编纂、经板被烧毁、影印出版等多重经历,20世纪50年代被北京图书馆(今国家图书馆)妥善收藏。如今道教典籍的整理出版得到国家高度重视,编纂《中华续道藏》已列入文化重大工程。 生长于中华土壤中的北京道教,自古迄今与中华民族风雨同舟、和衷共济,在同呼吸、共命运的基础上,积淀了深厚的爱国爱教情怀。 1982年,修葺一新的北京白云观被国务院定为…
-
【01007】藏外道书
《藏外道书》,大型道教丛书,16开36大册,共收集《道藏》未收道教经籍和著述991种,由巴蜀书社先后于1992年和1994年编纂出版。是中国国家“八五”重点图书出版计画项目、中国古籍整理出版“八五”计画重点项目。曾被评为1992年度四川省优秀图书,曾获1992-1993年全国古籍优秀图书奖二等奖。 《藏外道书》荟粹了明代正统和万历年间编成的《道藏》和《续道藏》未收的道书,以及自明万历以后至一九四九…
-
【1003】道藏_三家本
明正统《道藏》收道书一千四百二十六种,合五千三百零五卷,按三洞、四辅、十二类分门。万历《续道藏》补收道书五十种,合一百八十卷,不再标明门类。正、万两部《道藏》共收道书一千四百七十六种,合五千四百八十五卷。它是道教文献的大集成,同时也是祖国传统文化的一大宝库。 道教形成于东汉顺帝时,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。由于它崇奉老子李耳为教主;以《道德经》为主要经典,所以它托根于东周春秋时代的道家。道有又称说…
-
【1002】明正统《道藏》、万历《续道藏》“涵芬楼”本
20世纪20年代,上海商务印书馆以其图书室“涵芬楼”名义影印出版明正统《道藏》和万历《续道藏》合集,乃道教经典传播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。正如卿希泰先生主编的《中国道教史》第四卷所言,明版《道藏》的影印行世,改变了长期以来《道藏》数量既少,而又深藏宫观、鲜为人知的状况,从而吸引了学术界的注意和兴趣,此后道教研究成果逐渐丰富起来。
-
老子生命道学
本书揭示老子思想的深层结构,从而呈现老子的生命道学的系统思想。作者重视对老子整体思想的研究,根据通行本原文,从多方面出发,宏观地理解老子的生命道学思想。另外,还重视文献,将不同版本的《老子》进行对比,结合出土简帛 ,对老子其人其书进行研究 ,梳理了“老学”与“孔学”的关系。在努力呈现老子思想原貌的同时,也重视与现代思想联系对比。本书结构合理,研究透彻,以原文为基础,将多种版本相比较,与出土简帛相印…
-
周易本义附录纂注
此《易本义附录纂疏》(周易本义附录纂注)由元代胡一桂著,为注释《易本义》之作。全书共十五卷,包含:上下经、《彖传》》上下、《象传》上下、《系辞传》上下、文言传、说卦传、序卦传、杂卦传、五赞、筮仪、图录。此内含元刻本、清康熙十二年通志堂刊本两种。 是书以朱熹《周易本义》为宗,采辑朱熹有关论《易》语录附录之,又收集诸儒论《易》之语,去取别裁,皆以朱熹《本义》为断,故名《易本义附录纂疏》。纂疏者,纂集疏…
-
方壶外史
此《方壶外史》是明代道士(内丹派东派创始人)陆西星所辑释的内丹丛书。全书共八卷,收书十五种,始于:无上玉皇心印妙经测疏、阴符经测疏。终于:金丹大旨图、七破论。其内容包括丹经注释、阐述内丹理论和方法。此为明万历时期赵宋未孩堂刊本。 书中内容分为两类: 一为注疏:《无上玉皇心印妙经测疏》、《阴符经测疏》、《老子道德经玄览》、《周易参同契测疏》、《参同契口义》、《悟真篇诗小序》、《崔公入药镜测疏》、《纯…
-
廿四式长生图
炼气是通过调息、行气等方法锻炼自身内在的精气。《廿四式长生图》是一本道教修养气炼功夫的书。这是清末的一个手钞本,作者不详。 中国道家养生历史悠久,博大精深其核心是中国道家内丹养生之道,其理论基础主要为中国传统的生命科学理论:其主旨是让人们的生活方式“道法自然”规律生活,进而因而制之自然规律达到“乐天知命,掌握人类自身生命密码,同时掌握宇宙天地人大自然万物生命变化的规律”,最终让全人类达到健康长寿、…
-
伤寒总病论
《伤寒总病论》约成书于宋咸平三年(公元1000年)是庞安时多年潜心研究《伤寒论》的结晶。庞安时是伤寒学派的代表人物,对《伤寒论》的学术观点发挥甚多。全书重点针对病因、发病两方面进行阐发,力倡寒毒、异气说,提出伤寒、温病分治法,其中,对温热病的论述非常有特色,指出由异气所致的温热病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,对后世温病学说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。 此《伤寒总病论》由宋代医家庞安时著。全书共六卷,主要包含伤寒…
-
十四经穴歌
针灸是中医疾病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法,有悠久历史。至今仍是一种治疗方法。此清代钞本《十四经穴歌》详细叙述人体十四经脉以及穴位,即人体上可针灸之处。本书中前十二经中只有经穴图(十一经脉均有图像与歌诀)。其它二经脉仅有分寸歌。书末还附有四幅图:普照图、反照图、内照图及观音密呪图。 十二经脉在人体中分布在头面、躯干及四肢,故以这些部分及它们的功能而定名。有些以体部或特点为名。有的则以生理功能为名。如手太阴肺…
-
新刻太乙仙制本草药性大全
《新刻太乙仙制本草药性大全》八卷,王文洁撰。这是一部突出药物炮制内容的综合性本草著作,载药768种(分为草、木、果、米谷、菜、人、金玉、石、水、兽、禽、虫、鱼等部)附图774幅。全书分为上下栏,上栏为《本草精义》,下栏为《仙制药性》。此为明万历10年陈氏积善堂刊本 上栏有药图、药名、别名、植物形态、产地、生长环境、品种、鉴别、采收季节、炮制、七情、归经等内容。下栏与广栏相对应,记载君臣佐使、性味、…
-
兵录
此《兵录》是明代何汝宾辑录的一部综合性兵书。全书共十四卷,分为:论将、选士、教练、射法、鸟铳、狼筅、长枪、镋钯、拳法、棍法、阵法、器械、军行、安营、守御、功战、水攻、火攻、医药、天时、地利等方面,内附图四百多幅。此为明崇祯五年序刊本。 其中资料来源,诸多采自《武经总要》,另外也采辑明代新材料。全书辑录的资料比较丰富,尤其是明代以来西洋传来的火器资料,有一定参考价值。其中十一至十三卷论述火器。《兵录…
-
图注八十一难经
此《图注八十一难经》为明代张世贤图注。全书共八卷,基本内容包括经脉脉诊、脏腑七神、阴阳五行、气血营卫、病态分类、腧穴针灸、三焦命火、七冲门以及奇经八脉等理论和疑难问题,张氏增绘图表,使每难一图。此内含明正德五年扬州吕邦佑、嘉靖三十三年吴门沈氏碧梧亭两种刊本。 《难经》是中医经典著作之一,原名《黄帝八十一难经》,题秦越人撰,成书于战国时代,略晚于《黄帝内经》,是扁鹊学派的著作,以设问回答、解释疑难的…
-
天文大成管窥辑要
此《管窥辑要》(天文大成管窥辑要)由清初黄鼎纂辑,范文程鉴订。全书共八十卷,其内容以古今天文占侯分门编录,汇集了诸多天文历算、气象地质、祥异占卜方面的古籍,并附大量相关版画插图。此为清顺治十年六安黃氏家刊本。
-
稽古汇编
此《稽古汇编》由明代林光华辑编。全书共十二卷(存十卷),其内容为摘录古人文章中典故传说、杂闻轶事、诗章言辞。又分为:天文、地理、格言、修养、神仙、术数、格物、道教、僧释、忠诚、謟媚、德化、孝行、贤母、友善、婚娶、廉介、阴骘等类别。此为明万历五年序活字刊本。 此书在明末《徐氏家藏书目》(汇书类)及清初《千顷堂书目》(类书类)均著录为十二卷。此本存十卷,缺卷十一、卷十二,国内不见相关现存版本著录,疑为…
-
仙佛奇踪
此套书《仙佛奇踪》共四册,含:消摇墟、寂光镜各3卷,长生诠、无生诀各1卷。其中《消摇墟》绘录道家诸仙63位,《寂光镜》绘录佛家列尊61位,每图后附文字简介,反映明人奉道近佛风气,其中插图有明代徽派版画风格。此套大致为明万历30年(1602)序刊本。 此书又被称为《月旦堂仙佛奇踪合刻》,其多为里巷传说,世俗之谈,故《四库全书总目》视之为“荒怪之谈”,而附于小说家类之中。四册内容简介:第一册,消摇墟(…
-
华阳金仙证论
《金仙证论》又称《华阳金仙证论》著名道教内丹秘笈,作者是乾隆时的柳华阳(道号太常)。内容包含内修功夫、丹道性命双修的秘诀,如:炼己凝神、神入气穴、文武火候、周天度数、气通任督、二脉循环、炼丹化气、练气化神、强身健体、养生延寿等。此本为清嘉庆16年(1811年)刊本。 《金仙证论》主要阐述炼精化炁,共分十九,依次为:《序炼丹第一》、《正道浅说第二》、《炼己直论第三》、《小周天药物直论第四》、《小周天…
-
道言五种(清)陶素耜集注 中华书局
《道言五种》是清代陶素耜编撰的一部丹道著述,一名《道言内外五种秘录》,全书包括《周易参同契脉望》、《悟真篇约注》、《金丹大要》、《金丹就正篇?玄肤论》、《承志录》五种。其中,《周易參同契》是世界上现知最早的包含系统的外丹理论的著作,被视为“万古丹经之祖”,与《悟真篇》一起被视为最负盛名的丹经;《金丹大要》是元代最重要的内丹丹经;《金丹就正篇》、《玄肤论》是两宋元明道教内丹理论的集大成者陆西星的作品…
-
类经
此《类经》由明代著名医家张介宾(字景岳)编著。全书对《黄帝内经》进行全面分类研究,将《灵枢》、《素问》分作十二大类,三百九十节,计三十二卷。后附以图解形式阐述《内经》中运气学说《图翼》十一卷,阐发医易同源原理而成《附翼》四卷。此内含明天启四年刊本两个藏本。 据说张景岳编写《类经》四易其稿,历时三十年而成 [1]。该书将《黄帝内经》中的《素问》和《灵枢》二书的全部内容,以摄生、阴阳、藏象、脉色、经络…
-
阳宅真诀
此《阳宅真诀》由明代陈时旸著。其内容主要依据八宅周书,以坐山定吉凶方位。全书共四卷,包含:总论宅地、论平地阳宅、论山谷阳宅、太极图说、论八宅口气、论化气神机、论宫星五删制化诀、八宅卦气年限诀、起建新宅之诀 等条目。此为一鹿斋藏板,明天启四年刊本。
-
讲武全书兵占
此《讲武全书兵占》不著撰人。全书共二十七卷,包含:天文枢要、天文主管、玉历祥异赋、测天赋、天象篇、玉历通政经、太白阴经、焦氏易林、灵棋经、神光经、神易数、奇门遁甲、开云观月经、大六壬兵帐勾玄、太乙庙算、杂诀、通书等内容。此为明崇祯时期修德堂刊本。 按此为仅存兵占。孜明史艺文志兵书类有讲武全书兵览三十二卷,是兵览兵律兵占,各自别行。明志亦称:“不知撰人”,颇疑或即丁石二人杂纂群书而成。如:李淳风玉历…
-
治平胜算全书
《治平胜算全书》相传是清代大将军年羹尧所辑。全书共分二十八卷,包含:地形、仪注、间谍、古阵法、阵法、营法、守城、攻城、旗号、火器(火攻)、水战、原铳、持铳、器图、行赏约束等内容,并配有大量彩绘插图。此为清代墨书彩绘本。 全书钞写极工,卷内大量绘图精细,均着色彩绘。该书内容取孙吴兵法、《太白阴经》、《虎钤经》、《武经总要》、《武备志》等书,“按时度势、想古挈今” ,分类辑述。全书对战场选择、治军、兵…
-
伍柳天仙法脉
伍柳派丹法力主清静修持,仙佛合宗。对于阴阳修炼只字不提,主张用先天,忌用后天,强调“一点真阳”之先天祖炁的炼养,认为外药与内药本原于先天祖炁。所谓外药,指“祖炁从身生时,虽隐藏于丹田,却有向外发生之时,即取此发生于外者,复返还于内,是以虽从内生,却从外来,故谓之外药”见伍守阳《天仙正理直指·药物直论》。所谓内药,是指采外药炼就还丹大药,“全不著于外,只动于发生之地,因其不离于内,故谓内药”同上。。…
-
周易参同契
周 易 参 同 契 魏 伯 阳 大易总叙章第一 乾坤者,易之门户,众卦之父母。坎离匡廓,运毂正轴,牝牡四卦,以为橐籥。覆冒阴阳之道,尤工御者准绳墨,执衔辔,正规距,随轨辙,处中以制外,数在律历纪。月节有五六,经纬奉日使,兼并为六十,刚柔有表里。朔旦屯直事,至暮蒙当受,昼夜各一卦用之依次序。即未至晦爽,终则复更始,日月为期度,动静有早晚。春夏据内体,从子到辰巳,秋冬当外用,自午讫戌亥。赏罚应春秋,昏…
-
抱朴子
《抱朴子》是东晋葛洪撰总结了战国以来神仙家的理论,从此确立了道教神仙理论体系;又继承魏伯阳炼丹理论,集魏晋炼丹术之大成;它也是研究我国晋代以前道教史及思想史的宝贵材料。东晋道家理论著作。此本为清嘉庆时期刻,光绪年吴县朱氏槐庐家塾刊本。 《抱朴子》今存“内篇”20篇。论述神仙、炼丹、符箓等事,自称“属道家”;“外篇”50篇,论述“时政得失,人事臧否”,自称“属儒家”。“外篇”中《钧世》、《尚博》、《…
-
武经射学正宗
此《武经射学正宗》由明末高颖著。全书包含两集:射学入门三卷(捷径门、辨惑门、择物门。分别论述正确射法、常见疑难和谬误、如何选择弓箭扳指等射箭器具)。射谱指迷五卷(前四卷引录历代射学典籍,第五卷辑录古今射法体势图解)。此为明崇祯十年李泰登龙馆刊本。 射艺是中国传统的射箭游戏,由六艺之一的射发展而来,在西周已经发展成作为陶冶性情之用。射者沿循特定的程序和动作,用华弓将羽箭射向目标。射箭过程中所必备的姿…
-
颍滨先生道德经解
此本《颍滨先生道德经解》正文用墨印《道德经》正文及苏辙注释,另用朱色将凌以栋的批点印于书眉及正文行间,书首有李载贽署名的序言一则、河上公老子序、司马迁《老子列传》。批点者凌稚隆,则是凌氏套印书籍的开创者凌蒙初的叔父,此本亦是凌氏出版众多套印书籍中较早刊印的一部。 《道德经》,又称《道德真经》、《老子》、《五千言》、《老子五千文》,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,为其时诸子所共仰,传说是春秋时期…
-
关圣帝君万应灵签
此本道光6年尚勤堂马宅刊北京龙文斋刻字铺藏板的《关圣帝君万应灵签》,这是一本关于解签的书,除释文外还有释义。内有插图一百多幅。 【关帝】是护法天神之一,被尊为「荡魔真君」、「伏魔大帝」和「玄灵高上帝」,民间则俗称关圣帝君或关帝,俗称关公。是世人崇拜的英雄,是保护人民的神祗,也是做生意之人必须信奉的武财神,保佑生意兴隆、招财进宝,香火兴盛、历久不衰。关帝即叁国时蜀国的关公,姓关名羽,字云长,蒲州解良…
-
墨子
《墨子》是先秦墨家学派的著作总集,由墨子自著和弟子记述墨子言论两部分组成。全书共十五卷,存五十三篇,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,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。此为明嘉靖三十一年福建芝城铜活字蓝印本,经清著名藏书家黄丕烈校并跋,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。该版本《墨子》为嘉靖三十一年(公元1553年)芝城铜活字蓝印本。该版本前有韩愈《读墨子》,卷首目录之末有“明刑部河南清吏司郎中吴兴北川陆稳校行”之句,证…
-
性命圭旨
此《性命圭旨》(性命双修万神圭旨)是道教的传世之作,相传这部作品由尹真人所述,由其弟子记录。分元、亨、利、贞四集,主要介绍道教炼气导引之术。此内含三种:明万历时期吴之鹤刊本、明天启时期刊本、清康熙时期棣鄂堂刊本。 全书分为元、亨、利、贞四集,每集前有目录。 注:此PDF文件包含分卷书签。此三种:吴之鹤刊本、棣鄂堂刊本藏于哈佛大学图书馆、明天启时期刊本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。
-
统会诸家风鉴人相全编
此本《新刻统会诸家风鉴全像人相全编》明末葆和子撰,共12卷,卷首为《新刻统会诸家风鉴补图心传相法》。其内容为相面、命理术数相关的汇集编本。页面版式多为上图下文,其版画风格属于明代福建建阳(潭阳)书坊版画。此本为明崇祯17年(1644)积善堂陈玉我刊。 相学是通过观察分析人的形体外貌、精神气质、举止情态等方面的特征来测定,评判人的禀性和命运的汉族传统学问。认为相是命运的一种显现形式,人相必然体现着命…
-
荀子
《荀子》是战国时期荀子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哲学著作。此《荀子》为汉代刘向编,唐代杨倞注。全书包共二十卷三十二篇:始于劝学篇,终于尧问篇。每卷末附考异,罗列他本异文。此为南宋淳熙八年钱佃江西漕司刊本,海源阁旧藏,现藏于俄罗斯国立图书馆。西汉刘向整理时定为 32 篇,它们大致可分为三类,一类是荀子亲手所著的 22 篇,一类是荀子弟子所记录的荀子言行,共 5 篇,一类是荀子及弟子所引用的材料,共…
-
杨氏家藏方
此《杨氏家藏方》为南宋医家杨倓将其所收藏的方剂汇编而成。全书共二十卷,分诸风、伤寒、中暑、风湿、脚气、咳嗽、眼目、伤折等四十九类,收方千余首,包括内、外、妇、儿、五官各科病证的治疗。每方下详列主治、药物组成与治法。此为南宋淳熙十二年跋刊本。 杨氏在余暇之时,将家藏医方分类编次,并增入其他验方(其中多属宋代医家常用的一些成药处方),博收约取,荟萃精要,经数年悉心编撰而成本书。《直斋书录解题》《文献通…
-
周易集注
此《周易集注》(易经来注)是明代学者来知德所撰易学著作。全书十六卷,前附易学杂说、易学六十四卦启蒙。其内容以象数为方法,以义理为旨归,以《系辞传》“错综其数”、“非其中爻不备” 二语贯串上下经六十四卦,纵横推阐,多有创获。此为明万历三十八年张惟任虎林重刊本。据可见文献与现存版本可知,其书初刻于郭子章,在郭本之后形成张惟任虎林系统、史念冲刻本系统和刘安刘删芟系统。这三个系统即是来氏《易集》的早期版本…
-
新修正统道藏总目提要
书名:《新修正统道藏总目提要》(全三册)作者:萧登福出版社:巴蜀书社出版时间:2021年3月第1版ISBN:978-7-5531-1351-7 作者简介 萧登福(1950-),道教学者,教授。著有《汉魏六朝佛道两教之天堂地狱说》(台湾学生书局)、《先秦两汉冥界及神仙思想探原》、《道教星斗符印与佛教密宗》(新文丰出版公司)、《道教与密宗》(新文丰)、《道教与佛教》(东大图书公司)、《道教术仪与密教典…
-
《性命法诀明指》英文版
1970年《性命法诀明指》有一个英文节译本在英国出版,此节译本之后又在美国多次再版。书名是 Taoist Yoga:Alchemy and Immortality。 该书有在线免费电子版:地址1地址2
-
南华真经注疏
唐玄宗时追号庄周为 “南华真人”,所以《庄子》一书也被尊为《南华真经》。此《南华真经注疏》集西晋郭象的《庄子注》和唐代成玄英的疏为一书。全书分内篇、外篇、杂篇三部分,存三十三篇。此内含清光绪时期遵义黎庶昌日本东京使署景宋刊(十卷)本及日本室町时期抄(三十三卷)本。 《庄子》(南华真经)一书反映了庄子的哲学、艺术、美学思想与人生观。郭象分内篇、外篇、杂篇三大部分,原有五十二篇,现存三十三篇,大小寓言…
-
重订相宅造福全书
此《重订相宅造福全书》由明代刘孔敦编。其内汇编建筑风水相关书籍:《重订相宅造福全书》二卷(黄一凤撰)、《鲁班经》三卷(午荣编)、《秘诀仙机》,《玉匣记》各一卷、《阳宅大全》(王元鼎撰)十卷。此为明崇祯时期金阊严少萱刊本,内附相关插图。 资源编号:LA094
-
金丹正理大全
金丹正理大全群仙珠玉集成还源篇复命篇翠虛篇_金丹正理大全诸真玄奥集紫清指玄篇_金丹正理大全诸真玄奥集仙佛同源_金丹正理大全诸真玄奥集 资源编号:LA069
-
地仙玄门秘诀
地仙玄门秘诀 叙 余尝窃笑夫世之人,动慕丹道,以求飞升,轻听僧道方士淫邪放僻之言,服食运气,以致陨丧其身者正复不少。甚而以采战淫媟之事,作神仙求道之方,此又愚之愚者也,独不思神仙脱胎,亦系死后灵光不昧耳,非血肉之躯可以上升不敝也。乃世之人甘于自促其生而不知悔,可概也夫!独此书一切服饵升举,半语不及,显然并无此事。惟清心寡欲,可以却病延年,谆谆是训,其与世之荒唐者向别。于是喜为书而复系之言,以弁其…
-
大洞法箓
这本《大洞法箓》相传是刘安胜托名“更生永命天尊”为《文昌大洞仙经》所作的。《大洞法》与《大洞箓》经常合而为一,统称《大洞法箓》。共39章,每章均有符咒。此文内还附一本《张天师明断吉凶符法》。全经分内外编,“内编指明金丹大法,服符观炼”,“外编则提挈天地,把握阴阳,度厄禳灾,驱魔遣役”。共39章。《文昌大洞仙经》《序》中说:自获《文昌大洞仙经》四年后,又“忽梦金像语予曰:‘《大洞仙经》,汝熟记矣;《…
-
道德经释义外六种
此为道经的一部合集丛书。共四册,内收《道德经转语》、《道德经古今本考正》、《道德经释义》、《常清静经》、《金玉经》、《太上黄庭经注》、《阴符经注》七种,正文前有康熙、嘉庆年序文,凡例、考证、转语等。此为白云山房藏板,清嘉庆14年(1809)刊本。刊刻者称此书乃“吕祖降鸾释义,彰是经性命之宗旨,发渊源之奥妙。客岁得之青来李道长,其版籍已百有余年,以是解囊重付之梓”。大致内容:《道德经转语》一卷:元,…
-
南华经
《南华经》即《庄子》,“南华经”一名是唐玄宗提倡道教时给加上以示尊崇,故宋、明所刊《庄子》多题为《南华经》。明代的沈汝绅搜集众家批注、评点汇为此五色(朱、墨、青黛、紫、黄)套印本《南华经》。除了郭象注,沈氏还收录了宋林希逸、刘辰翁,明王世贞、陈仁锡等人批点。 《庄子》成书于战国时期,但屡经后人损益,直到西晋初年郭象整理之后,方厘为定本。故陆德明《经典释文》里谈到“庄生宏才命世,辞趣华深,正言若反,…
-
初拓灵飞经
《灵飞经》又名《六甲灵飞经》是一卷道教的经,著名的小楷法帖之一,其字结体秀美,笔意潇洒,传为唐代钟绍京所书。元袁桷,明董其昌皆以为唐钟绍京书。《汉武内传》谓此经用于请命延算、长生久视、驱策众灵、役使鬼神。此本为清代的初拓本。 清包世臣在《艺舟双楫·右下笔潭》中称其:“如新莺歌白啭之声”,杨守敬评:“灵飞经一册,最为精劲,为世所重”。 《灵飞经》的章法为纵有行,横无列。由于整篇字的大小、长短、参差错…
-
绣像吕洞宾祖师全传
此本《绣像吕洞宾祖师全传》一卷附逸事一卷,为明末清初刻书家汪淇编刻。《吕祖全传》作为中国白话小说史上第一部使用第一人称叙事的小说,对后世白话小说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开创性意义。内含版画9幅(刻画精美)。书后有民国33年戏剧理论家齐如山跋记。此本刊刻于清康熙元年(1662)。 孙楷第先生《中国通俗小说书目》卷三有著录,云:“讬吕祖传。卷首题云‘奉道弟子汪象旭重订’。象旭字澹漪,原名淇,字右子,里居未详。…
-
冲虚真经
《冲虚真经》即《列子》,又名《冲虚至德真经》,原为中国战国时道家着作,相传为列御寇所作。今存《列子》一书据考应为魏晋时玄学家伪作,东晋张湛收集整理,编为八篇,并为之作注。此本为日本延享4年(1747)世德堂刊本。 列子,战国前期思想家,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,与郑缪公同时。其学本于黄帝老子,主张清静无为。后汉班固《艺文志》“道家”部分录有《列子》八卷。《列子》又名《冲虚经》(于前…
-
新锲徽郡原板梦学全书
《新锲徽郡原板梦学全书》是一本解梦占梦的书籍,作者不详。书中每页都分为上中下三部分。上部是版画和对联,中部是时辰选择,下部是七言诗占相当于《周公解梦》。第二卷内容还包含一些理论和道家的符咒。此本为明代书林杨玉林半留堂刊本。 占梦术是占卜术的一种,属于巫术迷信的范畴。占梦术与其他方术迷信一样。本质是荒谬不可信的。占梦术流传了两千多年,对中国传统政治、学术、文艺、社会习俗等方面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,了解…
-
三元品诫经
此道教经《太上太玄女青三元品诫拔罪妙经》(三元妙经)乃神仙太玄女青传述元始天尊法旨。经文分上元天官、中元地官、下元水官三篇,分别列举三元宫府及其神君仙官之名称。此为经折装明宣德6年内府(1431)泥金写本,卷前有泥金绘画一幅及明代著名道士刘渊然序。 太上太玄女青三元品诫拔罪妙经,撰人不详,似出于南北朝或隋唐之际。此经乃神仙太玄女青传述元始天尊法旨,其中部分内容与《太上洞玄灵宝三元品诫功德轻重经》相…